第三百一十三章俞军的发散思维_我的1999
笔词小说网 > 我的1999 > 第三百一十三章俞军的发散思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一十三章俞军的发散思维

  第313章俞军的发散思维

  “你呀,就是太谦虚了。再好的策略,没有一个优秀的践行者,也一样会变得一文不值。”

  顿了一下,徐良笑着继续道。

  “我听说,你准备在必应内部开辟第四个主营业务部门?”

  俞军点了点头,“多亏您抛砖引玉,才给了必应更多的灵感。……我们打算进军电视广告领域。”

  “详细说说。”

  “现在国内有397家地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、35家教育电视台和2107家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。

  事实上,除了国家和省级电视台,其它广播电台的收视率很低。

  他们也很难拿到大品牌的广告。

  我们的想法是,跟这些中小电视台合作,充当他们跟广告商之间的桥梁。利用我们的技术进行广告投放。

  其中的运行策略也很简单。

  一家县电视台,最好节目的收视率可能只有0.01%,但如果我们集合100家电视台,那么汇总起来的收视率将达到1%,堪比一些不错的电视剧。

  如果我们能汇总500家电视台,收视率将超过全国最受欢迎的节目。

  另外,我们也可以跟卫视台合作,把他们热门电视节目,放到我们的广告联盟平台上招商。我们有数十万家合作商,可以把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的广告价值全部挖掘出来。”

  看着俞军兴奋的表情,徐良也不由认同的点了点头。

  “你的想法不错。不过想要说服那些顽固的电视台领导,让他们把广告业务全交给你们负责可不容易。”

  “万事开头难。全国那么多电视台,总有开明的领导。等我们合作成功,能帮电视台赚到更多的钱,有了实际的例子,再攻略剩下的就容易多了。”俞军显得信心十足。

  “你有准备就好。”

  徐良也没过多的打击他。

  不过业务的开拓,尤其是初期,会格外艰难。如果能熬过去,那么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。

  “您同意了?”

  “这么好的创意,我为什么不同意?不过,现在我们的技术还很难开发嵌入式广告。”

  开发嵌入式广告,首先要明白,什么地方可以插广告,什么地方不能插,中间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权衡。

  很多时候,人都做不好,就更别说现在的技术了。

  就算徐良重生前,人工智能大模型都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“这个确实有点难。我们会尝试一下,如果实在不行,便暂时放弃。”俞军道。

  徐良点了点头。

  俞军做广告的思路已经完全打开了,不用他交代,也可以完成的很好,他也放心了。

  打了两桌球,徐良便离开了。

  没回办公室,离开望京商厦朝旁边的一号店总部走去。

  刚进来,徐良便愕然发现,办公区除了有限的几个人,大部分都不在了。

  “徐总。”

  看到他进来,值班的员工连忙起身打招呼。

  “怎么只有你们几个?其他人呢?”

  “物流爆仓了,钱总带着公司里大部分同事去搬仓,只留下我们几个看家。”

  徐良了然,转身出了一号店。

  让霍刚朝五元桥开去。

  一号店半年前在五元桥买了一百亩地,作为京城的物流总基地。

  今年1月份就投入使用。

  满打满算才两个月就爆仓了。

  徐良开车来到物流园的时候,便看到大货车,中型的厢式货车进进出出,几个仓库大厅里人流汹涌。

  中间的快递堆积如山。

  当徐良找到钱三泰的时候,他正挽着袖子,忙的满头大汗。

  徐良在旁边看了一会,便明白了。

  他们这是在做邮件分拣。

  虽然多年以后从电视上看,这种繁琐的分拣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,但现在技术还达不到。分拣工作全部都是人工。

  所以一旦来的邮件比较多,忙不过来,就爆仓了。

  徐良拿起一个邮件。

  用一个黑色的袋子包裹着,表面贴着一个条形码。

  上面有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。

  除此再无其它。

  跟后世巴掌大的一张比起来,小了太多。

  想要分拣,必须先在旁边的机器上扫一下,显示具体的地址后,才投入对应的筐子里。

  这些筐子积累满了,就会推出去发车运走。

  徐良皱了皱眉,效率太低了。

  不过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,挽起袖子,加入分拣大军。

  旁边的人看到有人加入进来,也没在意。

  今天从总部过来那么多人,他不认识的多了。

  新加入进来的肯定也是总部的人,否则谁平白给你出力?

  时间一点点过去,一直忙到过了中午,堆积如山的邮件才总算消下去大半。

  “徐总?”

  没那么忙后,终于有人发现了一边的徐良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cics.org。笔词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cics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