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是做曹魏的狗,还是做大汉的臣?_蜀汉
笔词小说网 > 蜀汉 >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是做曹魏的狗,还是做大汉的臣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三十九章 是做曹魏的狗,还是做大汉的臣?

  “南阳士族亦是如此,为何他们愿意借粮献粮,而汝南士族豪强不愿?诸位可有想过这个问题?”

  见刘禅是要考校他们,费祎等人也是生起了争胜之心。

  殿下你虽然智谋无双,但我等也不是啥都不会的傻子!

  “汝南士族之所以不愿献粮借粮,是不信任殿下,汝南乃是魏国重地,魏王曹丕率兵数十万,如今便离汝南不远,汝南士族不相信殿下能稳拿汝南,是故不愿投靠。”

  费祎侃侃而谈,刘禅也是在一旁颔首点头。

  世家是墙头草,很显然,在汝南,刘禅的前景并不被他们看好。

  “当然,殿下之前劫掠汝南的行径,也让汝南士族不敢轻易信任殿下。”

  “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,我等得新息,不过是偷袭罢了,入汝南之时,并未有一场堂堂正正的大胜,汝南士族不知我军实力。”

  董允在一边加了一句。

  偷袭得城,损失确实最小。

  但也让汝南士族看不出汉军的实力。

  南阳士族何以支持刘禅?

  在南阳,刘禅可是数次大胜!

  世家知晓刘禅的能力,遂愿意跟着刘禅赌。

  但是现在这汝南的士族,却是不敢轻易下注。

  “若殿下能击败魏国主力大军,则汝南士族,必定归顺!”

  想明白细节之后,张苞亦是上前来说。

  “殿下,不若等魏军先锋到了之后,我等先行出击,狠狠的打一场胜仗,如此的话,这汝南士族,也该知晓我等的实力,势必顺服,则粮草之忧,民心之患自解矣!”

  只是

  未有汝南士族支持,你拿什么打魏军主力?

  当真以为我刘公嗣会开挂?

  见刘禅还未开口,张苞再向前一步,当即半跪在刘禅身前,说道:“末将愿做先锋,解殿下之忧!”

  “若战败,该如何?”

  该如何?

  张苞愣了一下,旋即面颊充血通红,他几乎是用喊着的语气来说的:“殿下,末将愿立下军令状。”

  刘禅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问的不是你,而是我自己。”

  “啊?”

  张苞愣住了,这好不容易酝酿的情绪,都不知道该如何发泄。

  “哈哈哈~”

  关兴在一边憋着笑,最后实在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。

  “殿下自有妙计,何用你来弄险?”

  “你小子懂什么?”

  有关兴掺和一脚,张苞当啥事没发生一般腾得一下站起身来,问道:“殿下真有计策?”

  刘禅没有直接回答张苞这个问题,而是又给众人甩出了一个问题出来。

  “我问你们,汝南士族,在魏国朝堂,可过得好?”

  过得好?

  众人一愣,马上明白了什么。

  “如今魏国朝堂中,几乎没有汝南士族出身的重臣。”

  东汉末年,董卓趁机入宫,占据了原本是属于天子的权力,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地方豪强的不满,同时也让其他地方豪强看到了一丝“希望”。

  于是便有了诸侯联军进攻董卓的事件发生,在诸侯联军中,来自汝南袁氏的袁绍等是诸侯联军的中坚力量,因为种种因素,董卓在与袁氏“分道扬镳”后,对汝南势力进行了十分残酷的镇压,这次镇压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汝南地区的根基。

  在董卓被消灭后,曹操异军突起,成为了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之一。

 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,曹操开始了四处征战,其中就包括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。

  虽然在战前曹操的势力不如出身汝南的袁绍,可凭借奇袭,曹操击败了袁绍,并彻底统一了北方地区,不久后袁绍病死,汝南袁氏彻底破灭。

  为了保证袁氏不在汝南死灰复燃,同时为了消除原本倾向于袁氏的汝南力量,曹操同样对汝南地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。

  这次镇压相对比董卓更加彻底,曹操将矛头伸向了包括袁氏在内的多个汝南大家族,汝南大量人才开始被迫迁移,此时的汝南已经受到了很多的打击,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汝南的人才产出。

  许靖、陈到、陈祗、张通在蜀;胡综、吕范、吕蒙、陈化在吴,终身未能回归故土。

  少数未曾依附袁氏兄弟的汝南士人,诸如与诸葛亮游学荆州的孟建,在返回故乡之后亦未尽其用。

  诸葛亮北伐时,听闻旧日同好在魏国的仕宦状况,曾有“魏殊多士邪”的感叹。

  除了两次镇压之外,荀彧对汝南地区的影响也非常大,在官渡之战后,汝南地区已经进入了曹操的版图当中,由于之前袁氏对曹操的成见。

  因此曹操对汝南地区是存在偏见的,这份偏见也影响到了后续曹魏集团对汝南地区的人才挖掘。

  曹魏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东汉时期的政策,其中就包括人才选拔,因为曹操酷爱使用寒门士子,因此曹操经常让手下为他推荐人才,曹操阵营的很多人才都来源于谋士荀彧。

  荀彧出身于颍川旬氏,颍川和汝南相近,因此曹操多次命荀彧推荐汝颍人才。

  可一方面荀彧出身自颍川,另一方面荀彧也考虑到汝南和曹操的隔阂,因此所推荐的人才几乎全部来自于颍川地区。

  汝南的人才基本上全部被埋没,失去了向上晋升的渠道,这成为了汝南地区彻底落寞的导火线。

  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地域想要成长,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:出仕。

  其中包括了文官和武将两个体系,也就是说必须有足够大的权力来福泽后代,才能让一个区域快速发展起来,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夏侯家族。

  虽然曹操不姓夏侯,可毕竟来源于夏侯家族,因此曹操在获得权力后,大肆启用夏侯家族的人才,夏侯家族以及周边地区快速发展,涌现出更多的人才。

  同理,汝南地区的人才涌现,和袁氏四世三公的影响不可分割,毕竟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,人才的晋升渠道只有“推荐”这一个方式。

  因此在袁氏陨落和曹操崛起后,整个汝南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:无人出仕,这不但直接限制了汝南中大家族和寒门的成长,同时限制了汝南人才的成长。

  这对于整个汝南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,没有出仕,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为汝南地区提供足够人才滋生的环境,同时,汝南的有识之士必须做出一个选择:继续等待还是远走他乡。

  有人等待,也有人远走他乡。

  那些等待的人,在魏国过得不顺心,你期许着他们会对魏国有多少忠心?

  “殿下的意思是,汝南士族可以争取?”

  刘禅点了点头。

  “当然可以争取,只是,需要找个突破口。”

  是做曹魏的狗,还是做大汉的臣。

  刘禅想,这个选择,他们很容易做。

  但

  怎么让他们知晓自己的心意呢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cics.org。笔词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cics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