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章 夜会尚香,整肃吏治!_蜀汉
笔词小说网 > 蜀汉 > 第三百一十章 夜会尚香,整肃吏治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一十章 夜会尚香,整肃吏治!

  龙山山顶,一处静谧之所在,昏黄的灯火闪烁处,正有一处古刹矗立。

  刘禅深夜来到深山上的古刹,四周寂静无声。

  仰望天空,满天繁星点缀着黑暗的天幕,宛如闪耀的油画。

  此时此刻,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只有内心深处的平静。

  站在古刹外,远望山林深处,茫茫黑暗笼罩着这片土地。

  只有月光透过树枝树叶的缝隙,照耀在地面上,显得格外幽静。

  在这样的环境里,人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,内心却有一种超越生命尘世的感觉。

  缓步走入古刹,古刹中并无他人,只有提前进入的太子亲卫,为刘禅提前便扫清了古刹中可能的危险。

  正殿大门开着,昏黄的灯火掩映下,在正殿下,依稀有一个曼妙的人影。

  缓步踏入正殿。

  大雄宝殿中间塑“一佛二弟子”,中为释迦牟尼说法坐像,左右分别为迦叶、阿难尊者侍立像。

  两侧塑有十八罗汉,壁间也有塑五百罗汉的,其面目狰狞,尤其是在深夜,更给人一种凉飕飕的感觉。

  “殿下为何深夜来访?”

  古佛下,那身穿尼姑袍服孙尚香缓缓转过身来,刹那间,刘禅的目光,便被她吸引过去了。

  孙尚香的颈项纤细修长,仿佛是一根玉笔,白玉一般的皮肤在油灯下散发着微微的晶莹光泽。

  她的颈项上戴着一串精美的佛珠,与尼姑服形成鲜明的对比,更加突显了她的美丽。

  尼姑服紧贴着她的身材,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曲线。

  低胸衣、假睫毛,薄纱裙

  等等,看着现在的孙尚香,刘禅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。

  “我要回成都了。”

  凝视片刻,刘禅很快便将视线转到古佛身上了。

  回成都?

  孙尚香唇齿相咬,面色幽怨,道:“既然要回成都,来此处作甚?”

  刘禅在祭台上取了三根香,油灯点燃之后,又轻轻吹灭火光。

  他沉思片刻,说道:“青灯古佛,多无趣,小娘难道不想去成都?”

  “比之成都,这青灯古佛般的生活,便更适合我!”

  孙尚香的头发黑如漆,长而柔顺,披散在肩上,微微泛着光泽。

  她的发梢轻轻拂过肩膀,如瀑布般垂落,每一根发丝都闪烁着健康的光泽。

  虽然穿着朴素的服装,但她的婀娜身姿依然令人心动不已。

  然而此时,她却是一脸幽怨,瞪着刘禅,心中恨得很!

  刘禅视若未见,对着古佛拜了拜,然后将香插在香炉上。

  “既是如此,那便遂小娘之愿,你放心,龙山古刹,无人能够惊扰了小娘隐修。”

  说完,刘禅转身便要离去。

  “就这般走了?”

  刘禅脚步顿住,说道:“心结已了,不走作甚?”

  “那多待一刻,也是好的。”

  孙尚香眼中水光盈盈,慢慢靠近刘禅。

  “你看,山外都下起雨来了。”

  轰隆隆!

  雷霆闪过,将昏暗的大雄宝殿照得一刹通明。

  两人四目对视,一如雷霆般震颤。

  夏雨淋漓,刹那间整个龙山,都被雨水浸入,入了雨中王国。

  刘禅看向孙尚香,最终还是说道:“那便暂等雨停。”

  闻言,孙尚香当即面露开怀之色。

  这一笑,似乎古刹的阴邪之气也散去了不少。

  雨不知道下了多久。

  兴许是一刻钟,兴许是半个时辰,或许更久。

  总之。

  刘禅未留在龙山古刹上过夜,而是一路冒雨,到了龙山行台歇息。

  行台小院外,费祎撑着伞,早早的等在门口了,不知道是雨太大,还是等的时间太久,他半身儒袍,都已经是被水浸湿了。

  “殿下,你终于回来了。”

  刘禅默默的走在前面,到了院下屋檐,他突然停住了。

  “我去山上,多久了?”

  多久了?

  费祎当即说道:“两,错了,是半个时辰。”

  刘禅笑了笑,说道:“龙山古刹上,景色不错,或许文伟也可以去一趟。”

  说完,便径直走入院中。

  轰隆隆

  哗啦啦

  雷声更响了,雨势更大了,照耀费祎有些懵逼的脸上。

  最后,他只得是跟上刘禅,将伞放在刘禅头上。

  “殿下,明日还待在龙山?”

  费祎试探性问道。

  “明日去江陵,杀人!”

  刘禅眼中杀气四溢。

  这幅模样,倒是让费祎露出惊诧之色。

  不是上山泄火去了,怎么火气反而变大了?

  但在自家殿下气头上,他也不好说什么,只得是默不做声,默默的当一个透明人。

  翌日清晨。

  天尚未亮。

  刘禅便与雾气一道,朝着南面的江陵城奔驰而去。

  庞统早早的便在城外等候。

  “拜见殿下。”

  刘禅从马上下来,庞统便带着江陵城中一众属官,对着刘禅行了一礼。

  “不必多礼,入城罢。”

  城外不是说话的地方,而此刻刘禅也没有心情多说什么话。

  一路入城,便只是数个月没到江陵,这江陵城中的变化,还是让刘禅叹为观止。

  在商道流通,加之解除宵禁,鼓励商业等多重政策下去之后,江陵的商业飞速发展。

  不仅仅是大型行商商业,便是小作坊,便是酒肆、客栈之类在后世才会兴盛的经营机构,也在江陵城中出现了。

  来来往往的人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。

  或许,这也是为何城中能开出商铺,开起酒肆,开起客栈,甚至还有勾栏出现的原因。

  有人就有生意,有人就有江湖。

  入城中,大堂之上,庞统将准备好的总表,递到刘禅面前。

  “殿下去汝南的数个月时间,江陵大治,南郡便是人口,都已经涨到三十万了!”

  三十万,对于几年前几乎是不毛之地的南郡来说,可谓是人多了五倍不止。

  “难怪这江陵城中如此繁盛,原来是人口变多了,只是这些人口,都是从何而来的?”

  庞统在一边说道:“大部分是从汝南逃难来的,也有从荆南三郡过来的蛮夷,还有部分,是从江东逃难过来的。”

  “江东?”

  刘禅愣住了。

  从荆南过来的,他还能够理解。

  毕竟江陵的生存环境,比之荆南来说,那是要好上不少的,安全,又能生存,有能力的,还能生存得很好。

  从汝南过来的,那就更好理解了。

  汝南大战,远离战争,自然也是百姓的本性。

  加之江陵有吸引流民,安置流民的政策,能将其吸引过来,也很正常。

  “江东孙权屡兴兵事,对江东百姓多加赋税,破产者不知凡几,逃难者亦是众多,不过他们也只敢从豫章郡逃难到长沙郡过来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cics.org。笔词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cics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