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一九章 工坊区初运行_明末:我劝家父做曹操
笔词小说网 > 明末:我劝家父做曹操 > 第二一九章 工坊区初运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一九章 工坊区初运行

  自永昌府北上,行百里过凤溪司,再行两百里到云龙州,前方就是澜沧江。

  不过此时江面上已经搭建起了一座浮桥,吴子圣留下了一队人马守护着浮桥。

  此时已经进入了春耕时节,滇云地区的雨季到来了。

  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。

  李定国带领这上万明军主力刚刚赶到了江边。

  “晋王殿下,必须尽快过河了,河水还在上涨,如若耽搁的话,可能就要从新搭建浮桥了。”

  万年策看着越来越汹涌的江水,皱着眉头说道。

  “要是大军过去之后,后勤补给送不过去怎么办?”

  李定国则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。

  “殿下,前天从后方送来的粮食补给,可以让大军坚持十天时间。”

  李嗣兴送到前线的第一批物资在前天就到了永昌府城。

  其中大部分都是炒米。加了猪油盐巴和糖的炒米,方便保存,口感也还说的过去。

  李嗣兴也知道马上就要到雨季了。

  大军在野外生火做饭不易。

  而且普通的粮食在运输的途中保存困难。

  李嗣兴让人将竹筒烤干,然后将炮制过的军粮密封在竹筒中,如此在运输的时候,即使是被雨淋到,一时半会儿也坏不掉。

  加了猪油和盐糖之后,炒米就更加容易保存了。

  万年策从身后的竹筒中倒出了一把炒米放在嘴中慢慢嚼着。

  “晋王,还别说,世子让人做的这种军粮还不错,咸香可口,就是有些为难了老夫这种牙口不好的了。”

  万年策笑着说道,露出了他缺失了好几颗牙齿的嘴巴。

  “献之,真是辛苦你了,这么大年纪还要跟着本王在外奔波。”

  “殿下,献之此生惟愿我大明不再如宋一般将这江山沦陷到异族之手。”

  “嗨,不说这些了。巩昌王那里已经来信了,他们将反击大理城,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拿下玉龙关。打通东西之间联系。”

  ……

  两人正商量着接下来的计划的时候,一个邮驿司的传令邮驿员被带了上来。

  李定国知道定是后方来的消息。

  自从永昌城外第一批邮驿员到来之后,

  几乎每天都有邮驿员到达,将后方的情况报告给李定国,同时将前线的消息带回去。

  邮驿员递上了一份文件,然后退了出去。

  他们只是负责传递消息,还没有资格知晓这些军国大事。

  “哈哈哈,如此我的大军无忧矣!”

  李定国扫过奏书之后递给万年策。

  看到奏章上的消息,万年策老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开来。

  “晋王,世子殿下有监国之才啊。不仅仅短时间内就平定了叛乱,还能够以腾越弹丸之地,筹集如此之多的钱粮。”“哼,就怕这孩子学会了夸夸其谈。”

  李定国的心中得意,嘴上却是不屑地说道。

  “殿下,有龚老抠的附议,那就不会错的,龚老抠只会少报钱粮,可从来不会多报的。”

  “刚刚我们还在担心这桥的事情,没想到世子想到我们前面去了,有工部的人带着材料过来将铁索桥给修好,那么我军就无须再担心后路的问题了。”

  留守后方,能够像李嗣兴这样将前方的困难都想的那么细致,确实比一般的监国要强。

  “走吧,让大军抓紧时间渡河。”

  李定国不知道,此时他的后方又送来来一批装备,其中就有几十门刚刚铸造好的攻城臼炮。

  从李信手中搞来的上百头大象,一部分被分去了修路队,剩下的都被李嗣兴用来运送物资。

  这大大提升了运输的速度。

  ……

  太子殿下失踪,让那些跟着太子留下的文官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。

  华亭侯王惟华和东宫典玺太监一到腾越城就是找了金维新。

  他们自然不会去找李嗣兴,因为明面上是金维新领导的战时内阁在负责后方的事情。

  李嗣兴也没时间去跟他们磨嘴皮子。他最近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叠水河的工坊区。

  “开闸。”

  随着一声令下,主水渠中的水被分流到一条条支渠中,在支渠的上方就是一间工坊。

  水流极速地灌进安装在水渠中的水轮机中。

  似乎被阻挡住了,但是很快水流的势能施加到了每一片水轮机叶片上。

  每一张叶片承受的力并不算多,但是几十张叶片叠加在一起,汇聚起来的力量终于让连接几百斤大锤的总轴转动了起来。

  “哐当,哐当……”在曲柄的带动下,大锤有节奏地重复着上下运动。

  “王杰,你去试试。”

  王应龙的老眼中满是兴奋。

  王杰是一个长的粗壮的年轻铁匠。

  抡了好几年的大锤,但是看着那个像是圆木桩子一般的巨锤,他还是有些发怵。

  只是老尚书和世子殿下都在边上看着。

  就是在再胆怯也不能表现出来。

  在众人的注视下,王杰用长柄铁钳子夹住一块烧红的条形钢胚伸到了水锤之下。

  “哐当……”一股巨力传来。

  王杰加大了握紧铁钳的力度。

  “哐当……哐当……”巨锤以固定的频率落下。

  试了几下,王杰终于适应了水锤的节奏。

  那块钢胚在巨大水锤的冲击之下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地变换着形状。

  不一会儿,一根长矛的矛头形状就已经出来。

  “世子殿下,老尚书,这东西可真带劲儿,不过手速要快点,锤子的速度要是能够慢一些就好了。”

  王杰干好了事情赶紧汇报道。“哼,那是你小子的功夫没有练到家。”

  王应龙没好气地说道。

  这铁匠打制物品,最关键的就是手速,抡捶的频率基本上都是固定的。

  “王爷爷,回头我调节一下齿轮就能改变速度,这个问题不大,我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切换齿轮来变速。”

  李嗣兴却像是一个乙方一般。

  耐心地给自己的甲方爸爸讲解着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  “不能惯着这些娃子,手速不行,就给老子好好练习,咱们做工匠的就是要能吃苦中苦。”

  老尚书在这方面的思想还是很保守的。

 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才能将匠营给调教得这么好。

  接下来这个敲出形状的矛头将被送到一个打磨车间。

  同样是水轮机驱动的打磨机快速转动。

  工匠只要坐在边上,将矛头的边缘靠近打磨机。

  “滋滋滋……”一束火花飞出,矛头的边缘很快变得锋利起来。

  “世子殿下,尚书大人,有此神器,我匠营的效率将提高十倍不止。”

  陈午刚才一直在计算工匠用的时间。

  “王爷爷,陈侍郎,机器我都帮你们调试好了。别的我不管,我要的火铳一定要尽快做好。”

  李嗣兴对这个工坊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。

  PS:大家练练手速,投个推荐票来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cics.org。笔词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cics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